春假和四天工作制離中國上班族有多遠?
在當今的中國,休假不夠和休假質(zhì)量不高,使得人們對假日有著極大的渴望。
最近,網(wǎng)上一則關于中國人民大學的“只有春節(jié)還不夠,春假有8天”的通知引起了人們的關注。通知表示,今年,該校的春假為4月28日至30日,算上周末調(diào)休和“五一”假期,實際上一共連休8天。然而,這并不是該校第一次放這種假。據(jù)新聞介紹說,自2008年起,人民大學堅持“春假+五一”的8天長假模式,一直備受學生好評。人大師生表示,“春假”作為學校給的“特殊福利”,是一年一度的“春游日”。
這則消息不僅讓其他高校的大學生們很心癢,就連普通的上班族也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。要知道,凡是和休假相關的話題,都會引來人們的關注。而且,在當今的中國,休假不夠和休假質(zhì)量不高,使得人們對假日有著極大的渴望。對于人民大學這種在臨近“五一”時放長達8天的假期,讓大學生不用忍受“黃金周”各地人滿為患的痛苦,這樣的“特殊福利”簡直讓普通上班族艷羨不已。
無獨有偶,在這周,新聞報道了今年是一周雙休hr369.com也就是五天工作制在中國推行20周年,同樣也引起了廣泛關注。這則新聞使得在一些國家實行的一周三休,也就是四天工作制再次成為了熱點討論話題。在新浪網(wǎng)發(fā)起的一項相關調(diào)查中,有高達85%的網(wǎng)友贊成四天工作制。
其實這兩則新聞都體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人們對休假的期待與渴望。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,中國的國力逐漸強大,人們不再是一味的工作,而是有時間放松下來,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,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,其中就有對假日的期盼和規(guī)劃。
在筆者看來,對于人民大學的“春假”,它只是特定范圍內(nèi)的特定群體才能享受到的,對其他人,包括上班族來說,并不具備普遍意義。真正對普通勞動者具有現(xiàn)實意義的,自然是休假制度和“帶薪年假”,因為它能解決休假與勞動的矛盾,能讓上班族對自己的休假進行規(guī)劃,在安排上遵從自己的意愿。
對于“一周雙休”變“一周三休”,如果真能讓工作時間縮短,每周由休一天到兩天乃至三天,那的確是上班族感到幸福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休息的時間多了,生活才能自然悠閑。人們在閑暇時間,可以跟親人團聚,可以出游,拉動消費。所以,在目前“一周雙休”的基礎上,我們都期待再進一步。
然而,先把“一周三休”放在一邊,就拿“一周雙休”來說,在目前的中國其實并沒有完全落實。雖然雙休日制度在中國已經(jīng)執(zhí)行了20年,可仍然有一些行業(yè)的大量勞動者享受不到雙休的福利。根據(jù)某網(wǎng)站的一項相關調(diào)查顯示,參與調(diào)查者中,能完全享受雙休(包括調(diào)休)的勞動者只有三成,完全不能享受雙休的勞動者人數(shù)占到一半以上。帶薪年假制度也是如此,雖然已經(jīng)實施多年,但是最大的問題仍然是不能惠及最大多數(shù)的勞動者,經(jīng)常是上班族有帶薪年假,但是因為工作的種種原因而無法利用。
所以,就算是“一周三休”具備實施的一切客觀條件,但在現(xiàn)有的休息和休假制度不能普惠到所有勞動者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時,“一周三休”是沒有任何意義的。它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勞動者的分化,某些能享受到的人會享受到更多,而一些連“一周雙休”都享受不到的人會更加享受不上。如此一來,“一周三休”只會進一步加大不同勞動者之間的矛盾。
因此,在筆者看來,無論是“一周雙休”還是“一周三休”,休假的前提,是制度的真正落實;休假的目的,是為了真正讓人們體驗到放松,是能夠讓自己真正做主。沒有這個保障,再多的假日,恐怕也是沒有用的。讓“休”變成真休,才是關鍵要解決的問題。把這個問題解決了,再商量“一周幾休”也不晚。